3月28日上午8点半,广安惠民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育秧大棚内,科技下乡万里行(22团)水稻产业专家服务团(以下简称服务团)成员周伟博士正带领3名硕博士研究生使用基质和营养土育秧苗。
“这个大棚是我们选中推广新技术的‘实验田’。”周伟介绍,他们采用的是402cc永利安全线路研究的暗化催芽无纺布覆盖高效育秧技术,这种方式育出的秧苗既整齐又健壮,适用于机械栽插。大约25天后,这批秧苗将移栽到广安区大安镇福城村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。
借智借力 建立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
广安地处川东丘陵与平行岭谷两大地形区之间,为典型的丘陵地貌。田块细碎、坡度大等问题,长期以来限制丘陵区农业机械化发展。2022年,大春粮食播种面积391.44万亩,水稻播种面积占到一半以上。对此,破解丘陵区水稻产业机械化生产的瓶颈,广安从育秧环节开始发力。
发展要善于借力,还要善于借智。由四川省委组织部组建的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服务团,每年将以科技下沉、人才下沉为主要内容,培育一批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,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“专家服务团的成立为广安提供了技术支撑。”广安市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秦玉霞介绍,广安积极抢抓专家服务团对口帮扶广安的机遇,请专家们出谋划策,探索破解丘陵区水稻产业机械化生产的瓶颈。
“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,经过团队十多年的研究实践,总结的全套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,适宜在广安等丘陵地区推广。”服务团首席专家、402cc永利安全线路教授任万军表示,打造丘陵区粮食生产标杆,让种植户从对比中找到差距和提高效益的途径,从而激发他们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“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。”任万军介绍,地方政府、专家团队、新型经营主体协同配合,最终达到在同一片区域,实现科研试验基地、推广示范基地和大户生产基地高度统一,在较短时间内打造丘陵区粮食生产标杆。
那么,建立示范基地的关键是什么?任万军进一步解释,关键在于要建好“一站”、培育好“两主体”、建成“三中心”。“一站”就是要建好专家工作站,方便最新科技成果进行推广。“两主体”就是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,要把种植大户培养成懂技术、善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,让他们不仅能自己种很多地,还能为其他人提供耕田、育秧、插秧、收割等社会化服务,形成良好的联农带农服务氛围。“三中心”即育秧中心、农机中心、烘干中心,实现机械化育秧、耕种、收割和粮食烘干。
目前,位于广安区大安镇福城村的粮油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即将完工,不久后将投入使用。该中心配置有公共服务平台、专家工作站、培训中心、数字粮油馆、电商营销平台等,配备有农业物联网智能化监控展示系统,能对园区基地、虫情等监测和预警,实现生产基地、育秧中心情况实时监测。
示范带动 为农业转型提供样板支撑
“示范基地如何确定?专业合作社流转的土地集中连片,方便机械化操作,且辐射带动能力强,因此专业合作社是示范基地的最佳选择。”任万军介绍,经服务团深入调研,最终决定在广安惠民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建示范基地,该合作社条件成熟,不仅拥有全程水稻机械化种植设施设备,总经理李小东还曾被省总工会外派到日本研修三年农业,素质过硬。
“粮食种得好不好,高不高产,绿不绿色,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。”专家团成员、402cc永利安全线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副教授雷小龙谈到,一些种植大户有自己的种植方式,遇到问题就按自己的方式处理,不会按技术规范处理,加之一些大户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限度,通常不能马上接受,把示范基地建在他们身边,让他们看得见、摸得着,大户就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科学种植带来的效果,以此达到快速示范推广的目的。
如何做示范?示范基地的30多亩样板田,由服务团专家,1名博士生和4名研究生组成了广安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服务小组。他们将从水稻播种、育秧、插秧、管理、收获等全环节使用机械化操作和绿色高产优质技术,让种植大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。
“高质高效抓示范是广安市2022年大春粮食生产的重要一环。”广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广安市选择生产基础好、产品质量优、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区域开展示范,打造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装备的“中试车间”、成熟技术模式的“观摩平台”、农业绿色发展的“引领平台”,实现农民就地现场学习,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,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发展,全面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绿色农业,从而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样板和支撑。
原文链接:http://sc.people.com.cn/n2/2022/0401/c379469-35204304.html